12月份,蒙古国煤炭产量247.45万吨,同比减少59.57%,环比增加3.36%。
充足的存煤将稳定释放,市场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全国煤炭交易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晋、陕、蒙、新等主产区节后煤炭生产加快恢复,叠加供暖季用煤需求有所下降,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四是中长期合同作用显现。一是煤炭生产加快恢复。去年12月,中国国家发改委明确今年煤炭中长期合同将在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录入汇总,实现对煤炭供需、产销、量价、履约、诚信等方面的闭环管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主要煤运通道能力持续加强,产销地铁路集疏运网络不断完善,主要港口、物流园区多式联运有序发展,煤炭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他强调,陕煤集团将坚决贯彻中省相关决策部署,把稳增长和能源保供作为一季度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省属大型骨干能源企业的排头兵和压舱石作用,为全省的经济和稳增长贡献陕煤力量。
2月7日下午,陕煤集团召开稳增长、保供应、强安全、稳煤价工作座谈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赵福堂强调指出,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稳定煤炭价格,保障长协煤供应;统筹疫情防控,筑牢安全基础;畅通铁路渠道,保障物资运输,坚持不懈推进煤炭公转铁,提升铁路运力和长协合同兑现率;要合理组织生产,全力释放产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严格落实以气定改先立后破,确保群众供暖安全。
近年来,持续加强煤炭集疏运建设,煤炭运输能力大幅增强,四季度国家铁路电煤运输同比增长了20%以上,北方煤炭港口吞吐量连创历史新高,煤炭运输需求能够较好保障。督促各有关方面统筹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和电网管网安全运营,全力保障用电用气安全。发挥天然气全国一张网的优势,重点加强对北方地区特别是资源偏紧地区的调度保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地区和重点企业,全力推动煤炭保供稳价,取得阶段性积极成效,为下阶段煤炭供应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的看国内煤炭供应是有保障的。
澎湃新闻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紧盯春节假期、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要时段,加强运行调度,确保能源供应平稳有序。
全面排查煤改电煤改气用户用电用气问题,着力做好供暖个案监测和处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确保能源供应,督促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带头保供稳价。多措并举,科学保供,切实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能需求。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在全球能源供需紧张、国外市场价格普遍大幅上涨的形势下,党中央统筹全局、科学决策,果断部署一系列正确有效的措施,推动我国能源供应总体充足、价格基本稳定,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当前全国能源供应总体平稳,但供需形势及国际市场环境仍然较为复杂。突出东北等重点地区,统筹考虑纯供暖企业和农村取暖用煤,全力做好北方采暖地区用煤保障。截至1月16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66亿吨,可用21天,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优化电网运行方式,用足用好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做到余缺互济、峰谷互补。针对发电供热企业成本变化,及时出台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措施,通过缓税、金融支持等,综合施策缓解发电供热企业阶段性困难。
调整影响能源生产和保供稳价的不合理措施,促进煤炭生产企业安全增产增供。一是坚持分阶段保供,紧扣保供稳价目标采取针对性措施。
今年继续推动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进一步夯实煤炭供应基本盘。加强煤电、燃气机组运行管理,提高顶峰能力,多渠道提升新能源发电出力。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持续提升电厂存煤水平,推动发电机组应发尽发,对保供工作不力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国有企业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分阶段实现了国庆中秋假期、入冬前、供暖季高峰时段能源供应平稳有序。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综合影响,2021年9月底,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煤炭电力供应偏紧情况。1月18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1月份信息发布会。抓紧制定推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提出分阶段的重点目标和主要措施,促进煤炭资源安全绿色开发、清洁低碳利用。
一是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加强煤炭生产成本调查和期货、现货市场监管,多措并举引导煤价回归合理区间。
五是坚持守牢安全底线,确保能源安全生产、安全运营、安全使用。统筹发电供热和原料用煤保障,督促企业签订并履行好煤炭中长期合同。
推动国内油气田满负荷生产,保持原油、管道气、LNG进口安全稳定。按照高峰日供气量15亿立方米准备资源,天然气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坚持统筹考虑,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针对能源保供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保障供应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持续深化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三是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进一步细化实化用能保障方案,持续优化天然气、电力、煤炭压非保民预案。将会同有关部门利用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支持政策,配合金融部门运用好专项再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加快推广成熟技术市场化运用。
加快推进煤炭储备能力建设,近年来重点地区储备能力持续提升,政府可调度的储备资源大幅增加,在煤炭保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全国一盘棋,开展周平衡日调度,统筹煤电气电和风光水核电,利用全网资源和统一调度优势调剂电力余缺。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有关方面,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力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电厂存煤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电力供应持续平稳,天然气资源供应较为充足。中宏网记者:2021年四季度以来,能源供需持续偏紧,国家发改委采取了多项措施稳定我国能源供应,请问能源保供稳价措施的效果如何?下一步要做好哪些重点工作?李云卿:您提到的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
从初步汇总数据看,目前各地区已完成衔接的合同量比去年增加近7亿吨,大部分省份已实现了发电供热用煤合同全覆盖。指导产煤省区和煤炭生产企业在春节期间保持正常生产销售及发运,及时做好煤炭产运销衔接。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机制,提前做好恶劣天气防范及对能源生产运输影响的应对工作。组织晋陕蒙等煤炭主产区增产增供,煤炭生产水平迅速回升,据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煤炭产量40.7亿吨,完全有能力保障合理用煤需求。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能源保供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三是坚持底线思维,全力消除用能缺口隐患。
强化需求侧管理,坚决守住民生用能底线。推动发电供热企业四季度煤炭中长期合同全覆盖,去年末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达到1.68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
对主要用煤行业提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基准和标杆水平,引导企业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升级步伐,存量项目要达到基准水平并不断向标杆水平迈进,新上项目原则上要达到标杆水平以上。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对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十分重要。
发布评论